什么样的闪电| modal是什么意思| 11月24是什么星座| 7月15日是什么日子| 1月26是什么星座| 持续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荆芥是什么菜| 老夫聊发少年狂什么意思| 天蝎男和什么星座最配| 崔字五行属什么| 重庆是什么地形| 游离甲状腺素偏低是什么意思| 新疆人为什么不吃猪肉| 手掌疼是什么原因| 滴滴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为什么人会做梦| 六月二号是什么星座| 为什么会长花斑癣| 尿液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白蛋白下降是什么原因| 包皮发炎红肿用什么药| 孕酮偏低是什么原因| 减肥可以吃什么主食| 贬低是什么意思| 揾什么意思| 小蛇吃什么| 蛇属于什么类动物| 什么分泌胰岛素| 白头发有什么方法变黑| 不由自主的摇头是什么病|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症状| 碧根果和核桃有什么区别| 纺织厂是做什么的|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吃什么药| 吃什么愈合伤口恢复最快| 木耳和什么菜搭配好吃| 青筋明显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 海带排骨汤海带什么时候放| 三观不正是什么意思| 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六味地黄丸治什么| 6月19号是什么星座| 200年属什么生肖| 股骨头坏死有什么症状| 栉风沐雨是什么意思| vmd是什么意思| 三月六日是什么星座| 梦见抢银行是什么意思| 藿香正气胶囊治什么病| 生菜为什么会苦| 八字比肩是什么意思| 手脱皮缺什么维生素| 抗角蛋白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阴茎硬度不够吃什么药| 六十天打一字是什么字| 什么马没有腿| 四月二十六是什么星座|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什么|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账单日是什么意思| 外阴溃烂用什么药| 4月10日是什么星座| 10月17日什么星座| 空调水滴是什么模式| 饵丝是什么| 手指是什么生肖|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什么意思| 做三明治需要什么材料| 自尊心是什么意思| 内心独白什么意思| 什么果| 琼瑶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ok镜| 肝掌是什么症状| paba是什么药| 八格牙路是什么意思| 建档需要做什么检查| 小鹅吃什么| 青光眼是什么| 降肝火喝什么茶| 一切尽在不言中什么意思| 大红袍适合什么季节喝| 曹真和曹操什么关系| 好景不长是什么意思| 心病是什么意思| 股票pb是什么意思| 肚子大是什么原因| 亚麻籽和什么相克| 预约转账什么时候到账| 男朋友过生日送什么礼物最有意义| 三高人群适合吃什么水果| 板鞋配什么裤子好看|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米杏色是什么颜色| 陕西为什么叫三秦大地| 宫颈管少量积液是什么意思| 柔式按摩是什么| 人得猫癣用什么药| 女生肚脐眼下面疼是什么原因| d3是什么| 女性尿路感染有什么症状| 犯花痴什么意思| 蛋白质阴性是什么意思| 精虫上脑什么意思| 梦见跟别人打架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抽烟就想拉屎| 香砂是什么| 什么的心情| 磨破皮了涂什么药| 凤鸾是什么意思| 不速之客的速是什么意思| 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贫血吃什么水果补血最快| 为什么长痣越来越多了| 梦见坐牢是什么预兆| 什么果不能吃| 齁不住是什么意思| 吉兆什么意思| 文雅是什么意思| 925银和s925银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射频治疗| 老鼠怕什么| 夏天吹空调感冒了吃什么药| 郭富城属什么生肖| 仇在姓氏中读什么| 蛇和什么属相相冲| 表情是什么意思| 凿壁偷光形容什么| 什么样的花| 脸上长痘痘用什么药膏效果好| 宝宝乳糖不耐受喝什么奶粉比较好| 珍珠龟吃什么| 情投意合是什么意思| 白花花的什么| ao是什么| 乔迁对联什么时候贴| 泡沫尿是什么原因| 舍曲林是什么药| 什么食用油最好最健康| 党参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花木兰属什么生肖| 梦见自己哭了是什么意思| 美国是什么人种| 高压150低压100吃什么药| 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月经期间吃西瓜有什么影响| 荼什么意思| 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长字五行属什么| 太原为什么叫龙城| 1955年是什么年| 是什么字| 鸡皮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身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真命题是什么意思| 西洋参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申时属什么生肖| 吃辣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肝火旺盛是什么意思| 女性安全期是什么时候| 女性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猫哭了代表什么预兆| 左前支阻滞吃什么药| 首长是什么级别| 病字是什么结构| 吃什么补钙快| 五月十七号是什么星座| 谪仙是什么意思| 产后腰疼是什么原因| 备孕需要做什么| 压力过大会有什么症状| 四个木是什么字| 眉毛尾部有痣代表什么| 生育证是什么| 梦见捉黄鳝是什么意思| 鹿角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女人左眼跳是什么意思| 真菌感染用什么药好| 什么食物胶原蛋白含量高| t是什么| 粉色是什么颜色配成的| 食道反流吃什么药| 龙眼树上的臭虫叫什么| rna是什么| 肩周炎吃什么药好| 腰扭伤吃什么药最有效| 肠胃不好喝什么奶粉好| 精索静脉曲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超声心动图检查什么| 尿维生素c弱阳性是什么意思| 孕妇缺碘吃什么补最快| 热伤风流鼻涕吃什么药| 猫咪为什么害怕黄瓜| 什么龙| 惊弓之鸟是什么故事| 耳浴10分钟什么意思| 心脏杂音是什么意思| 军分区司令是什么级别| 恐惧症吃什么药最好| 疖肿什么意思| 吕布的武器叫什么| 神经性头疼吃什么药效果好| 脑血管狭窄吃什么药| 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长期口臭要看什么科| 现在当兵需要什么条件| 肌无力是什么病| 挂靠是什么意思| 梦见梨是什么意思| 大腿根内侧发黑是什么原因| 扬是什么生肖| 什么是权力| 促黄体生成素低说明什么| 蓝莓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减肥期间适合吃什么| 大败毒胶囊主治什么病| ck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尿路感染吃什么| 貌不惊人是什么意思| 心脏房颤是什么意思| 翊字是什么意思| 女性经常手淫有什么危害| 白醋和白米醋有什么区别| 手麻是什么原因引起| 腹泻吃什么药| 最机灵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梗阻性黄疸是什么病| 梦见已故的父母是什么兆头| 人为什么会变| 二脚趾比大脚趾长代表什么| 很man是什么意思| 什么的后羿| 6月20日是什么日子| 优格是什么| 湿气重喝什么茶| 合肥原名叫什么名字| 拉肚子能吃什么菜| aug是什么意思| 掌心有痣代表什么| 台湾人说什么语言| 蒲公英和什么搭配最好| 医技是什么专业| 乙肝表面抗体定量偏高什么意思| 馐什么意思| 淮山和山药有什么区别| 五行属金什么字最好| 喉咙痛吃什么水果好得最快| 腊八蒜为什么是绿色的| 胆囊炎要吃什么药| 芡实适合什么人吃| 梦到狗什么意思| 结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闺蜜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好| 脖子粗大是什么病的症状| 客之痣是什么意思| ph值是什么| 糖是什么意思| 水宝宝是什么| 八面玲珑是什么数字| 黄铜刮痧板有什么好处| 足石念什么| 超市属于什么行业| 口腔溃疡买什么药| 百度
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范旭艳】从三教交涉视角论刘沅的“气”学结构

刘沅(1768-1855),字止唐,号槐轩,四川双流人。其著述相当丰富,在学术思想史上受到的关注却较少。近年来,随着《槐轩全集》的整理出版,刘沅的思想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 (1) 然而,由于他提倡“和会三教”,思想体系相当庞杂,其思想中的基本概念还有待厘清。其中,“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界往往强调与宋明理学相比,清人尤重“气”。 (2) “气”亦是刘沅思想中的核心概念。黄开国《巴山蜀水圣哲魂》中已注意到刘沅思想中气的地位:“我们可以把刘沅的哲学称为带有朴素辨证法的气一元论。” (3) 然而,他认为其气局限于宋明理学之中,并没有新的拓展,因而,他对刘沅思想评价不高:“然而,这一切都是在宋明理学的基本格调上的改进,因而,使刘沅的学术思想在总体上没有多大的时代意义,至多是在理论的细节有所贡献罢了。” (1) 然而,本文认为刘沅和会三教,道佛思想的引进,其实已经改变了儒家思想的结构,气的特质亦然。从三教交涉的视角中,才能看出刘沅气学结构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宋明理学基础上,对气学思想的拓展。

本文以“气”为中心,首先分析与气相关的理气、心气、神气等概念,认为刘沅的气学结构,不囿于宋明理学的理气关系,扩展为与禅宗养心相关的“心气”和与道教养气相关的“神气”。进而,分析“养气”的功夫,刘沅批评道教末流养后天之气的功夫以及禅宗不动心的功夫,认同正宗道教养先天之气与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功夫。最后,分析刘沅气说中的三教关系,他认为,三教养气说达到的境界是相通的,佛老的虚无寂灭即理学家的去人欲存天理。

一、“气”的多层次结构

(一)先天、后天之气:与理学之“气”的差异

气是刘沅思想的核心概念。气弥纶于天地之间,激荡而化生万物。“盖未有天地之始,及既有天地之后,只是一气弥纶。” (2) “气”贯穿于天地生成之前后。一气弥纶而化生天地及万物。

气化论的说法古已有之,刘沅对此的改变是强调气有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分别。天地与人之气都被分作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曰:

太虚无形,而理气已全具,天地之先天也。理无形,先天气亦无形。两仪既生而成象成形,气始有形。然此乃天地之后天也。于人亦然,未生以前为先天,既生以后为后天。 (3)

对于天地而言,两仪未分前,气是先天之气,两仪既分以后,气是后天之气。而对于人而言,未出生前之气是先天之气,出生以后之气是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分别在于先天之气无声无息,后天之气有形质可言:“气之本于先天者,无声无臭,《易》所谓乾元。” (4)先天之气,无声无息,是《周易》中化生万物的乾元之气。“天地止是一气……在天为太极,在人为性。惟人得天地之正,而气质既具,九窍开,七情剧,则气亦不能如先天。” (5) 人具有形质之后,后天之气不如先天之气纯粹。

用先天、后天来区分气,明显是受到道教的影响。 (6) 道教往往以人出生之前,脐内的一点真气称作先天之气,又写作“炁”, (7) 以后天口鼻呼吸之气为后天之气。伍守阳(1573-1644):“未有天地未有人身之先,总属虚无……无中恍惚若有一炁,是名道炁,亦名先天炁……出胎时先天之炁仍在脐,后天之气在口鼻。而口鼻呼吸亦与脐相连贯。” (8) 刘沅关于先天后天之气的区分及标准,与道教的相同。

刘沅强调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区分,改变了理学家的理气结构。在理气的关系上,刘沅有明确的说明。《子问》卷一曰:

天地一气而已,散着为万物。形象所呈,理即寓焉,而其自无而有,自有而无,皆气为之。故理气二字不可稍分。理,至无也,着于迹象而始见其实,非气以藏之显之,将于何求理。人知人为贵矣,然必有气然后有质。气在而理即寓焉。……但气在先天,不累于形,理亦纯粹,而人性皆善;在后天,形囿于气,故理亦杂,而性特相近。 (1)

理气二字不可稍分,体现了刘沅的理气一元说,天地和人身的理气等同,皆为一元之理气。“其(人身)一元之理气,与天地之理气同。” (2) 理气一元说中,有四点值得注意。第一,刘沅强调在理气关系中,气的重要性。气之所在,理即寄寓于气中。没有气,则理无所寄托。从生成论来说,气是化生万物的源泉。“乾元一气,化生万物,人得其灵,性命之正,与天地通。离气则理无所附。” (3)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是由气化生。第二,在理气关系中,宋明理学中所强调的理的纯粹性被打破。后天之“理亦杂”,后天之理失去了宋明理学所强调的绝对纯粹性:“气为形囿,理亦不纯。” (4) “理气在先天,本无毫发之不纯,其变化而生万物,气有清浊,理有粗精。” (5) 先天纯粹之理气,化生万物,后天之理气则有清浊粗精之分。第三,在理气先后的问题上,朱熹强调理先气后。 (6) 而刘沅认为理气并无先后可言,有理而有气,有气而后理即寓于其中。 (7) 第四,对“性相近”的解释,一直是宋明理学的难题。理学家强调性即天理,则从本体上不能解释孔子“性相近”之说。 (8)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颐之言,曰:“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 (9) 明显地反映了理学家阐释的困境。然而,刘沅用先天之理气和后天之理气的分别,成功地化解了性善和性相近两个命题间的矛盾。

与理学家相比,刘沅的“气”有两个不同之处。首先,理学家所定义的气属于形而下的范畴,与形而上之理相对。而刘沅的思想中,“乾元之气”“坤元之气”“浩然之气”都是形而上的,“是气即理”。其次,气有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区别。先天者,为无声无息之气,后天者,是万物成形后呼吸之气。先天后天的区分,是道教徒常用的方法,可见,刘沅思想并非纯粹儒学思想,更不能仅用宋明理学的标准来评价。

(二)神气合一:与道教之融会

理气之外,刘沅思想体系中尚有另一重要概念——神。“神”原本是传统儒学的概念,《孟子》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周易》亦曰“阴阳不测之谓神”。然而,宋明理学提倡理性,把儒学中“不可知”“不测”的成分削弱。 (1) 刘沅重新强调这一概念,并且把“神气”关系置于道教“精气神”的三元结构之中。

从定义上说,刘沅用精气神三者间的关系来定义“神”。《性命微言》:“阴阳五气,浑然在中,不可测也。言其主宰曰神,运行曰气,凝聚曰精。” (2) 神是阴阳五气的主宰,与精、气二者结合表示阴阳五气的不同状态。刘沅在道教的体系之中解释“神气”结构。

同时,刘沅在理学家以“理气”为核心的结构中定位“神”。《正讹》曰:

道尽于阴阳二字。主宰者理,流行者气,理气之灵,其名曰神。阴阳不测之谓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天道神而莫测,其可见可象者,阴阳之迹而已矣。 (3)

除了引用《周易》中“阴阳不测”来定义“神”之外,值得注意的还有“理气之灵,其名曰神”。《正讹》中有相似的表达,如:

盖形者,气之积;理者,气之宰。理气之灵,其名曰神……神生气,气生形,形含气。形气之宰,理也,而神寓焉矣。

神者,理气之灵,非理气之外别有神也。 (4)

理是形气之宰,神是理气之灵,则在刘沅的体系之中,神是比理更为重要的概念。另外,理是气之主宰,气是阴阳二气的流行,神是理气之灵,则理气神三者,从本质上来说,神与理并不是一种实然的物质,而是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

气是万物生成的主要元素,神与理都是气的不同表现。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神气与理气二者,孰为刘沅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结构?《子问》曰:“神气者,人所以生,而元气元神,则理气之粹,合之为一太极。” (5) 故而刘沅要感慨神气的概念是最难以讲明白的:“故神气二字,其义最不易明。” (6) “神气”是比“理气”更核心的结构。

神气关系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神气是儒学天人合一之窍妙所在。《正讹》曰:

神宰气,气藏神。在天在人,神气均不可强分。……神气合为一元。凡气之所在,即神之所在。先儒不知,所以不达天人之妙。 (7)

神气合为一元的关系至关重要。由于儒家学者讳言神气,使得此关键结构更晦涩。“先儒因羽流言精气神,说理晦言神气,不知天地亦止神气而已!” (8) 再次指明儒家的气说,与道教的“神气”之说间的关系。不说“神气”,则儒家学说不完整。由此,亦可以看出仅从理学家理气关系的角度出发,对研究刘沅思想的限制,从三教交涉的视角,才能得刘沅气学结构之全貌。

(三)心气相关:与佛教之融会

印度佛教本不言气,在中国思想中,为了凸显与道教的差别,更不讲气,而是言心。中国化的佛教称作“心性佛学”。然而,刘沅却把佛之“心”与儒道之“气”结合起来,强调心气相关。刘咸炘评价乃祖的思想时,认为“心气相关”是刘沅思想的过人之处。《三进》篇曰:“吾祖尝谓僧流偏于养心,道流偏于养气。诚知心气相关之故,则此蔽可解矣。” (9) 所谓“蔽”指的是道流养气,僧流养心,刘沅提倡心气交关,把佛教与道教的功夫论贯通起来。因而,讨论本文从三教交涉角度论刘沅的气学结构,必然不能忽略“心气”。

《孟子·公孙丑上》有言“夫志,气之帅也”,可以看作对志的定义,志是心之所之,则心自然被解释为气的统帅。刘沅《论语恒解》曰:“夫气者,质之所以成,而心者,气之帅。” (1) 然而,心是气的统帅,并不直接导致心与气二者的分离。《子问》曰:“人身以心为主,而心之灵即气之灵。……心者,人之神明也。其应用不穷,皆气为之。然必静有所养,而后动効其灵。心与气岂二物哉?”(2) 心之灵动应接万物,是由于气的运动。静有所养句,强调养气的重要性。最后曰“心与气岂二物哉”,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心气一体的肯定。

其外,对于《孟子·公孙丑上》“志至焉,气次焉”一句的不同阐释,尤其可以看出不同注疏者对心气关系的理解的不同。《孟子·公孙丑上》章: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朱子注曰:

然凡曰可者,亦仅可而有未尽之辞也。若论其极,则志固心之所之,而为气之将帅;然气亦人之所以充满于身,而为志之卒徒者也。故志固为至极,而气即次之。人固当敬守其志,然亦不可不致养其气。盖内外本末,交相培养。此则孟子之心所以未尝必其不动,而自然不动之大略也。 (3)

对于告子“不得于心,勿求于气”的说法,孟子表示“可也”。因为心为气之本,不能舍本而逐末。朱子的解释却认为孟子说“可”是未尽之辞。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固然可以。但更好的状态是既要持志,又要养其气,内外本末交养。对于“志至焉”“气次焉”,赵岐注曰:“志为至要之本,气为其次。”朱子也解释为志是极致,气是其次。在心与气的关系上,朱子认为性、心、气间是层级递减的关系。《朱子语类》曰:“心比性,则微有迹;比气,则自然又灵。” (4) 但是,他们的解释与句子的语法结构并不相符。根据语助词“焉”的用法 (5) 可知,志至、气次应是表示动作的词,应解释为志之所至,则气随之而次。次,舍也,止也。如毛奇龄注曰:“志之所至,气即随之而止。”对“志至焉,气次焉”的歧义引出了一个问题:“心之所之”之“志”与“气”之间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是朱熹与赵岐所认为的“至极”与“其次”的关系?

刘沅注曰:

勿求于心,恐思虑而动心;勿求于气,恐调气而动心。盖其冥然寂守,惟恃毅然强制也。孟子言其勿求于气尚可,勿求于心不可,盖不任气而任心,犹有清其源之意。理不明而心不思,则是非无以分明,此由未知心与气相关之故也。夫志以帅气,气以充体,两相须也。志至而气即次焉。故古人言志当持守而勿放,气当和平而勿暴。

刘沅把“志至焉,气次焉”解释为“志至而气即次焉”,次为次舍之意,即志所在之所,也是气所在之舍。他并不认为志与气有极致与其次的程度上的差别。而是志是源,气是流。志帅气,气充体,两相须也,二者互相需要,并不能舍此取彼。志是心之所之,可等化为“心之所之,气即次焉”,心与气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在刘沅看来,“心气相关”,心与气是紧密相关的,两者无先后轻重之分。这是刘沅气学思想与宋明理学的不同之处。把二者贯通起来,是为了把握儒家养浩然之气的入手功夫:“若知心气交关,则知下手处当何在矣,此是问题肯要处,最须要与细谈也。” (1) 心气相关是功夫论的关键处。刘沅之所以着重论述心气关系,是为了从功夫论上辨析儒家与禅宗的区别,并强调儒家功夫论与道教养气的关系。

二、养先天之气与浩然之气:三教养气功夫的会通

浩然之气者,即先天乾元之气。对“气”的定义上,他强调儒家浩然之气与佛老的虚无元气是一致的:“孟子喻之以刚大,而曰浩然,以其功用言之耳,而其本体则无声臭之可名,故佛老曰‘虚无元气’,虚无言其本体,浩然言其功用,非有二也。” (2) 气只有一气,浩然和虚无的称呼分别侧重于功用与本体。气是三教共有的概念,并不单纯在儒家范畴中理解。养气的功夫论亦然。

养气的功夫在《孟子》“吾善养浩然之气”中有清晰的说明。《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 (3) 刘沅注曰:“此乃正言养气之功。必有事焉,有养之之实事也。正朱子曰,‘预期也’。持志无暴气,涵养充积,无求速效,亦不可一息忽忘,若求效而欲速成,其气,是为助长,即宋人,以状助长之害。……盖养浩然者,必循序以,非可以躐等而求也。” (4) 沿用了朱子的解释,认为养气是实事。“故止言心性,言道,言仁,言学,其实即养气矣。” (5) 前人所说的心性,道、仁等功夫的本质即是养气。“若浩然之气,即理即气。气塞天地,由德合天地,非专恃气也。” (6) 养气并非只是在气上用功夫,而是要修德。刘沅养气说的本质依然是修德的功夫。

养气并不只是儒家的功夫论,道教中人亦着重养气。刘沅用养先天乾元之气与养后天之气,来区分儒家与所谓羽流养气之别。他屡屡批评流养气,只养后天口鼻呼吸之气:

(羽流)所养者,后天血气之质,非元太和之气。 (7)

僧羽之徒,言存神养气者,仅保其有觉之神,呼吸之气,固宜儒生者斥之。 (8)

在刘沅的定义中,羽流,指道教中的末流,不得道教之真实功夫论。道教之正统与末流间的区别,在于所养之气的不同,而非具体方法的不同。羽流养气,只养后天之气,因此能修养后天形体。正统道教的养气功夫,应是养先天之气。儒家养浩然之气,在具体的功夫论之上,与道教养先天之气的方法是一致的。在《槐轩约言》中,他认为“一元本无状也。上天之载,寄于人身太极之所,名曰中黄。知止止焉。沉潜定静,保合太和。浩然之气,自胎诚敬而已矣。” (9) 纯粹用道教的思维方式来解释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诚敬虽是儒家概念,“胎”字却表示所用的功夫是道教胎息之术。上天元之气,寄托在中黄之中。修养浩然之气,则通过知止于中黄,沉潜修炼。对于存养的功夫,他自注曰:

存养者,先以心目凝注外丹田,即是中黄,谓其居天地之中黄。中央土色。沉潜,如沉水中而潜伏。定,不摇;静,不躁。皆为真意下注,时时洗心,退藏于密耳。浩然之气即元气。诚则无私伪,敬则无懈肆,此用功之切要。 (1)

所谓外丹田 (2) ,中黄,真意下注等都是道教的概念,沉潜定静也是道教的修炼功夫。刘沅养气的用功切要,其实与道教的修炼功夫相契合。

道教养气,佛教养心,两者本是不同范畴。而刘沅强调“心气相关”,把养气和养心的功夫结合起来。刘沅认为《孟子·公孙丑上》“吾四十不动心”章与《孟子·告子上》“夜气”章可以相互发明:“此章以夜气立说,叹人戕伐良心,尤为深刻着明,盖与养气章相发明也。”《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所谓养浩然之气以至于不动心:“此章养气,则以清乎心之源而复乎性之初也。”养气以清心源。“心”本是佛教中禅家所重。刘沅批评禅家养心的方法是告子之学:“告子之学即后世禅家所祖,其不动心也,静存其空明妙有之质,而于心之动也,则强制其憧扰之端。” (3) 不认同禅家不动心的方法。禅宗静守空明之心,在内未能达到佛教“真空不空”的境界;在外弃绝伦常,未达到佛教“妙有不有”的境界。因此,与孟子内外交修的方法相比,凿枘难合。“孟子之不动心,内外交修,动静交养,其功非可浅求”“内养其虚明之本,外谨其言动之宜。” (4) 刘沅对禅宗的不动心方法难以认同,认为佛家真空不空,妙有不有的方法与孟子内外双修的方法相通。

三、气与养气中的三教关系分析

宋明理学家中,最重视“气”的当属张载。刘沅诗集中有《张横渠讲学处》二首,其中有“皋比未必输伊洛”“伯奇顺命申生孝,笔力谁知见解真”等句子。对张载颇为推崇,认为其讲学不在二程之下。只是,其推崇的内容是“立心立命誓传薪”的决心,以及“父母乾坤重此身,全归全受是何人”的孝顺 (5) 。《正讹》中对张载的气的结构多加批评。他认为张载以“气”为核心概念的义理结构并未能把握天地,气、性、心等概念间的相即相融的状态。对张载《太和篇》中“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之言加以批评,认为“摩荡有胜负之情,天地互为生气,何言胜负?” (6) 天地是二而一,并不是互相争夺胜负的两个个体。对“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亦加以批评,曰:“分四者,以言有名之故,而不思太虚即天,天理即道,人秉天地之灵而有心,心纯乎理为天性。不容过分别也。” (7) 认为天、道、性、气之间不容过分加以区分。

刘沅以“气”为中心,理气,心气,神气等结构相即相离的义理结构,与道教天地气化生成的结构相似。《悟真篇》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8) 气由虚无所生,是生成论中所存在的第一个因素,其后生阴阳,阴阳合成天地人三体。最后,三体再炼为一气。“炼形反归于一气,炼气复归于虚无。” (9) 刘沅批评张载对气与相关概念加以过分分别,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道、气、阴阳之间循环相生,相即相离的状态。刘咸炘《内书·养气》在列举《孟子》、董仲舒《循天之道》《管子·内业》《老子》等文献中的养气内容之后,总结道:“老庄书言气较孔孟书尤详,而养气又其所重,后世道教即由是而衍者也。” (10) 认为“气”是儒道两家都强调的因素,而道教尤其着重养气。从中,亦可看出“气”是刘氏家学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关键点。

至于在养气的功夫论上,固守平旦之气,养浩然之气,回归乾元之气等,都是儒家经典之中的概念,刘沅对它们的解释亦在儒家经学阐释传统之中。与此同时,他区分道教正统与末流(羽流)的养气功夫,在功夫论上,认为正统道教的养先天之气的功夫与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功夫一致。可见,养气的功夫论中,亦包含了道教的内容。因此,刘沅的气学结构,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其中又暗藏着与道教相契合的成份,体现了道教与儒家思想间的融合。

佛教思想虽然是刘沅三教交涉思想体系中较少阐发的部分,然而,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却不可或缺。佛教的空的境界与道教玄以及儒家诚的境界相同。《中庸恒解》中强调:“老子曰元,如来曰空,皆言至诚之妙耳。” (1) 在气学结构之中,养气而后达到的不动心等境界,是三教所共通的。《大学恒解》曰:“佛老之明者,多为寓言,遂生出无穷怪妄。如虚无寂灭四字为世大诟,然不动灭尽己私,乃静存之极致。……寂灭为纯一致极致。儒曰私欲凈尽,浑然天理也。” (2) 佛老所讲的虚无寂灭,即是理学家去私欲存天理。去“私欲”而非“人欲”,体现了对人合乎天理的欲望的肯定。而此处“浑然天理”之“天理”,应解释为先天纯粹之天理,而不是后天杂之天理。佛老知识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儒家原本思想结构的阐释。

小结

综合以上的论述,可以得知刘沅的养气功夫,并不仅限于宋明儒学的理气关系中。单从理气关系来说,刘沅强调气的重要性,认为后天之理杂而不纯,与宋明理学理气二元对立的结构相比,有很大不同。另外,刘沅提倡和会三教,佛教与道教的思想资源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改写了儒家的思想体系。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把握刘沅的气学结构的全貌。在理气、神气之中,神气是一组更重要的结构,可见,刘沅的气学结构已经偏离了宋明理学家理气为核心的思想。对心气关系的强调,则体现了在功夫论上,刘沅试图和会儒道佛三家功夫论的倾向。其次,从功夫论上说,刘沅吸纳了道教养气的方法,批评禅宗正心的方法,儒道结合养气所达到的境界又与佛教“空”的境界相融通。

从中亦可看出,单一的理学,甚至儒学的视角,都不能把握刘沅思想的全貌,从理学发展的角度对刘沅思想作出的评价亦非公允。刘沅思想中有丰富的道教、佛教内容,从三教交涉的视角方可对此作出准确的定位与评价。

蜀地的思想有其独特性,正如刘咸炘《蜀学》篇所说:“蜀学崇实,虽玄而不虚也。” (3) 蜀地思想玄而不虚特色的一个表现即为对佛道思想的采纳。苏辙(1039-1112)的思想即被四库馆臣评为“其晚年著述纯入佛老” (4) 。蜀人唐甄(1630-1704):“老养生,释明死,儒治世,三者各异,不可相通。合之者诬,校是非者愚。” (5) 不管是赞同或反对会通三教,三教交涉问题是蜀地学术思想的背景。刘沅是蜀地近三百年来著述丰富,影响大的学者,对于他的思想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把握蜀地思想的特点。本文从“气”学结构上,可看出刘沅和会三教,佛教、道教思想资源对儒家思想的影响,从中,可略窥蜀地玄而不虚的学风。

注释

1 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下:学位论文有廖家君《川西夫子——刘沅的学庸思想研究》,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2009年;单篇论文有钟肇鹏《双江刘氏学术述赞》,《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卢鸣东师《刘沅礼学中的儒道关系》,《新亚学报》(第二十五卷);蒋秋华《刘沅〈书经恒解〉研究》,《经学研究集刊》第2期;蒋秋华《刘沅〈诗经恒解〉的圣人论述》,见陈致主编:《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刘德明《刘沅〈春秋恒解〉初探》,《经学研究集刊》第2期;黄忠天《刘沅〈周易恒解〉述要》,《经学研究集刊》第2期;蔡方鹿《刘沅的先天后天说》,《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赵均强《〈易〉贵中正:刘沅〈周易恒解〉研究》,《历史教学》2009年第8期。

2 参考山井涌:《气的哲学》,见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著,李庆译:《气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43页。

3 黄开国:《巴山蜀水圣哲魂——巴蜀哲学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2页。

4 黄开国:《巴山蜀水圣哲魂——巴蜀哲学史稿》,第459页。

5 (3)(5)刘沅:《正讹》,《槐轩全书》,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3537页,第3538页,第3591页。后引刘沅著作,皆出自《槐轩全书》。

6 刘沅:《孟子恒解》,第542页。

7 杨儒宾认为“先天”“后天”并称,由《易经·系辞传》滥觞。在后世用法中,先天、后天并称,至少有以下三种意义:第一,《黄帝内经》所说之“先天-后天”乃气化宇宙论之天地先后之义。第二,丹家所说的由饮食呼吸而来的后天之气,与由体内某种精窍自行产生之气。第三,理学家常用先天后天这一组概念,却少说先天后天之气。杨儒宾:《两种气论,两种儒学》,《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3卷第2期。

8 学界曾流行“气炁无别”说,对此,朱越利撰文反驳,认为“炁字往往带有原初生命、符咒或天帝上仙等神秘的色彩,而气字则相应地表现出后天、自然界或人间等非神秘的色彩。如果说炁字暗藏着‘仙风道骨’的话,那么,气字则明露着‘凡夫俗味’,‘炁’字是个宗教字,‘气’字是个世俗字,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朱越利:《气炁二字异同辨》,《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朱氏从道经文献中举证,以及从道教义理方面来解释炁的含义,论证征实可信。

9 伍守阳:《天仙真理直论增注》,民国道藏精录本,第1页。

10 (4)刘沅:《子问》,第3830页,第3831页。

11 刘沅:《周易恒解》卷五上。

12 (5)刘沅:《正讹》,第3599页,第3557页。

13 《朱子语类》:“理与气本无先后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朱子语类》,第3页。)并且,理与气分别属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理无形,气便粗,有渣滓。”(《朱子语类》,第3页。)

14 黄开国、邓星盈《巴山蜀水圣哲魂——巴蜀哲学史稿》认为刘沅思想中存在着“理气一元”以及“理在气先”的矛盾。所指出的论证一为刘沅《正讹》中“然而有理而后有气,有气而后有质”。笔者认为此句应与接下来的“非气尚无质,更何况有理”(第3617页)一起理解,强调的是理与气之间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另一个论证为《拾馀四种》中“有理而后有气,有气而后有数,有数而后有象”。笔者认为该句是刘沅用来解释天地一气的所由始与所由终,单方面解释气的生成。不能据此认为刘沅认为理在气先。(第450页)另外,“理气一元”,以及“理在气先”,两种说法并没有逻辑上的矛盾。所谓理先气后,所指并不是时间的先后,而是无时间性的价值关系,是宗密所说的“义势的先后”。参考荒木见悟:《佛教和儒教》,第三章第五节,第380页。

15 关于宋明理学对“性相近”与“性善”二者阐释的困境以及清儒的新阐释,可参考张寿安:《孙星衍原性说及其在清代思想史上的意》,见郝延平、魏秀梅主编:《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寿论文集上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120页。

1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6页。

17 钱穆《读契嵩镡津集》:“朱子以‘理’与‘气’言宇宙,即不烦多增一‘神’字。释氏降低了天地自然万物的地位,只重一心之悟,把诸佛地位抬在诸天之上,则更无以名之,而名之曰‘神’。”(见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五,第129页)认为朱子的理气系统已经囊括了天地自然间万物,契嵩降低万物地位,才需要使用“神”这一概念来表示超越在万物之上的这一存在之物。

18 刘沅:《性命微言》,第4035页。

19 (4)(6)(7)刘沅:《正讹》,第3567页,第3505页,第3517页,第3538页。

20 刘沅:《子问》,第3864页。

21 刘沅:《正讹》,第3497页。神气的凝结状态,更引发出另一概念——精。“精者,神气凝结之名,非神气之外,又别有精。”(《子问》,第3864页)通过对神气这一核心概念的强调,刘沅把宋明理学以“理气”的关系为中心的二元结构纳入到了他的以“神气”为中心的太极函三(精气神)的结构中。

22 刘咸炘:《三进》,见《推十书》,第526页。

23 刘沅:《论语恒解》,第287页。

24 刘沅:《子问》,第3830-3831页。

25 朱熹:《四书章句集解》,第230页。

26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87页。

27 左松超:《汉语语法(文言篇)》认为“焉”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提顿;用在句末则表示陈述语气,或与句中疑问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153页,第158页。)

28 刘咸炘:《复徐季广书》,见《推十书》,第2211页。

29 刘沅:《俗言》,第3965页。

30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有两种不同的句读方法。其一为“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其二为“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必有事焉而勿正,赵氏、程子以七字为句。近世或并下文心字读之者,亦通。”朱熹把“正心”之“正”,解作预期,与《大学》之正心不同。(《四书章句集注》,页232。)或有学者认为此处有阙或讹的情况。顾炎武认为该作“勿忘,勿忘勿助长”,“正心”为“忘”字一字误为二字。(《日知录》卷七)。何异孙认为“必有阙文”(《十一经问对》卷二)

31 (7)(8)刘沅:《孟子恒解》,第429页,第431页,第572页。

32 刘沅:《子问》,第3831页。

33 刘沅:《正讹》,第3540页。

34 刘沅:《槐轩约言》,第3704页。

35 刘沅:《槐轩约言》,第3704页。

36 关于“丹田”概念的形成过程,可参考萧进铭:《六朝以前道教丹田说及其修行方法研究》,见杨儒宾、马渊昌也、艾皓德编《东亚的静坐传统》,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年,第377-424页。

37 (4)刘沅:《孟子恒解》,第431页。

38 刘沅:《埙篪集》,见《槐轩全书》,第3789页。

39 (7)刘沅:《正讹》,第3537页,第3542页。

40 (9)张伯端著,翁葆光注,陈达灵传,戴起宗疏《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见《正统道藏》(第四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326页。

41 刘咸炘:《内书·养气》,见《推十书》,第530页。

42 刘沅:《中庸恒解》,第130页。

43 刘沅:《大学恒解》,第23页。

44 刘咸炘:《推十书》,第2101页。

45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卷三十五。

46 唐甄:《潜书·性功篇》,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原载《中华文化论坛201808期)

梦见打蛇是什么预兆 商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中成药 转氨酶高吃什么食物好 生气胸口疼是什么原因
猿人头是什么牌子 元武道是什么 嘴里起血泡是什么原因 什么雨 杀青是什么意思
磁共振是做什么的 线索细胞阳性什么意思 泌尿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蜗牛是什么动物 怀孕一个月出血是什么情况
类风湿吃什么药好 血热是什么症状 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有什么区别 胎心停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桌餐是什么意思
尿液清澈透明说明什么hcv9jop4ns4r.cn 9月19日是什么星座hcv9jop0ns5r.cn 天麻长什么样子图片hcv8jop1ns5r.cn 跃跃欲试什么意思hcv7jop9ns8r.cn 旗舰店是什么意思hcv9jop4ns9r.cn
孙悟空叫什么名字hcv8jop8ns1r.cn 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hcv8jop3ns9r.cn 左边偏头痛什么原因hcv9jop0ns0r.cn 虎鼠不结亲是什么意思hcv8jop2ns8r.cn 梦见洗澡是什么预兆inbungee.com
送护士女朋友什么礼物hcv9jop7ns0r.cn 痔疮最怕吃什么hcv7jop9ns5r.cn 苹果煮水有什么功效hcv8jop7ns0r.cn 白皮鸡蛋是什么鸡下的hcv7jop7ns0r.cn 脱发吃什么wuhaiwuya.com
兰蔻属于什么档次hcv8jop3ns5r.cn twin什么意思hcv7jop7ns3r.cn 梦见很多小孩是什么意思hcv7jop4ns6r.cn 狗吃什么会死hcv9jop0ns4r.cn 二十二岁属什么hcv8jop2ns5r.cn
百度